健康體重核心知識
一、體重過高和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
體重是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,吃和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。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堅持天天運動、維持能量平衡、保持健康體重。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二、定期測量體重相關指標,維持健康體重。
健康體重可以通過體重指數(BMI)、腰圍來衡量.
(一)體重指數(BMI):BMI(kg/m2)=體重(kg)/身高2(m2)
1.對18歲及以上成年人
體重指數(BMI)<18.5 為體重過低;18.5≤BMI<24 為體重正常;24≤BMI<28 為超重;BMI≥28 為肥胖
2.對兒童青少年(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)
表 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、肥胖篩查BMI分類標準(WGOC) |
||||
年齡(年) |
超重 |
肥胖 |
||
男性 |
女性 |
男性 |
女性 |
|
7~ |
17.4 |
17.2 |
19.2 |
18.9 |
8~ |
18.1 |
18.1 |
20.3 |
19.9 |
9~ |
18.9 |
19.0 |
21.4 |
21.0 |
10~ |
19.6 |
20.0 |
22.5 |
22.1 |
11~ |
20.3 |
21.1 |
23.6 |
23.3 |
12~ |
21.0 |
21.9 |
24.7 |
24.5 |
13~ |
21.9 |
22.6 |
25.7 |
25.6 |
14~ |
22.6 |
23.0 |
26.4 |
26.3 |
15~ |
23.1 |
23.4 |
26.9 |
26.9 |
16~ |
23.5 |
23.7 |
27.4 |
27.4 |
17~ |
23.8 |
23.8 |
27.8 |
27.7 |
18~ |
24.0 |
24.0 |
28.0 |
28.0 |
(二)腰圍(WC):
男性≥90cm,女性≥85cm,為中心性肥胖。
(三)腰臀比(WHR):
如果男性WHR>1.0,女性>0.85,認為其身體脂肪的分布會導致增加患病的風險。
(四)體脂率:
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男性15%-18%,女性25%-28%。過多的身體脂肪,尤其是腹部脂肪,可增加患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骨關節炎及心臟病的風險。
三、通過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即可保持健康體重
成人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,長期攝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,體重增加;長期消耗能量大于攝入能量,體重減輕。
每日能量供給量(kcal)=標準體重(kg)×單位標準體重能量需要量(kcal/kg)。
標準體重(kg)=身高(cm)-105
成人每日能量供給量(kcal/kg標準體重) |
||||
體型 |
體力活動量 |
|||
極輕體力 |
輕體力 |
中體力 |
重體力 |
|
消瘦 |
30 |
35 |
40 |
40-45 |
正常 |
20-25 |
30 |
35 |
40 |
肥胖 |
15-20 |
20-25 |
30 |
35 |
* 年齡超過50歲,每增加10歲成人每日能量供給量減少10% |
四、合理適量地搭配各種食物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能量攝入適量,食物多樣化,鼓勵攝入以復合碳水化合物、優質蛋白質為基礎的低能量、低脂肪、低糖、低鹽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膳食。堅持規律飲食,切忌暴飲暴食。
五、日常生活少靜多動,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。
按照“動則有益、貴在堅持、多動更好、適度量力”的原則,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。推薦每周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,累計150分鐘以上;堅持日常身體活動,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;盡量減少久坐時間,每小時起來動一動,動則有益。
運動過程中,宜保持合適心率:(220-年齡)×(60%-80%)。新手維持在60%,經常鍛煉者可在80%。患有疾病的人群需因人而宜。
六、超重肥胖者應長期堅持減重計劃,速度不宜過快。
超重肥胖者制定的減重目標不宜過高,減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體重0.5-1千克,使體重逐漸降低至目標水平。減少能量攝入應以減少脂肪為主,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來減少約1/3。運動時間應比一般健身長,每天應累計活動30-60分鐘以上,每次活動時間最好不少于10分鐘。建議做好飲食、身體活動和體重變化的記錄,以利于長期堅持。
七、兒童青少年應從小養成合理膳食、規律運動的習慣
兒童青少年肥胖不僅會影響其身心健康,還會增加其成年后的肥胖風險。兒童肥胖治療的方法主要為飲食控制、行為修正和運動指導,飲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攝入,不宜過度節食。兒童應減少靜坐時間,增加體力活動。
八、孕產婦應合理控制體重,避免嬰幼兒超重肥胖
孕婦在妊娠后期要適當減少攝入高能量食物,預防產后肥胖及胎兒體重過重。堅持對嬰幼兒的母乳喂養及合理營養,改變家長“肥胖是喂養得法,越胖越健康”的舊觀念。
九、老年人運動要量力而行
老年人不必過分強調減重,建議每周堅持至少進行3次平衡能力鍛煉和預防跌倒能力的活動,適量進行增加肌肉訓練,預防少肌癥。
十、提倡安全減重,避免運動損傷
減重不宜采用過度節食、濫用減肥藥、不當手術等方法。運動時做好保護措施,避免受傷,充足和品質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減重。